
微型平面推力球轴承的维护和保养需围绕安装规范、润滑管理、清洁防护、定期检修四大核心展开,具体技巧如下:
一、安装规范:避免外力损伤
工具选择
必须使用专用工具(如轴承拉拔器、感应加热器),严禁锤击或强行撬装,否则可能导致轴承内圈开裂或方孔变形。
加热安装时,温度需严格控制在120℃以下,防止材质性能改变;冷冻装配法(-50℃低温收缩)适用于过盈配合,但需避免水分凝结导致锈蚀。
配合方式
根据载荷类型选择配合:轻载荷可用间隙配合,重载荷需过盈配合。
安装前检查轴或轴承座的尺寸精度,确保无毛刺、裂纹,并用软布擦拭表面(禁用旧棉丝,防止纤维残留)。
二、润滑管理:精准控制用量与类型
油脂填充量
填充量控制在轴承内部空间的1/3*1/2,过量会导致搅拌热增加,加速油脂劣化;不足则润滑不足,引发磨损。
更换润滑脂时,需彻底清除旧脂,避免新旧油脂混合导致性能下降。
润滑剂选择
高温环境:选用陶瓷润滑脂或复合锂基脂(滴点≥250℃),防止高温流失。
普通工况:锂基润滑脂(滴点≥180℃)即可满足需求,兼具抗水性和机械稳定性。
多尘环境:添加二硫化钼(MoS₂)的极压润滑脂,增强抗磨损性能。
润滑周期
连续作业时,每200-300小时更换润滑脂;若发现油脂变黑、结块或含金属粉末,需立即更换。
季节性停用前,彻底清洁轴承并涂覆防锈油,防止锈蚀。
三、清洁防护:杜绝污染物侵入
日常清洁
作业后用高压空气(压力≤0.6MPa)吹净轴承表面及方孔内的泥沙、秸秆等杂物,禁止用水或蒸汽直接冲洗(易导致润滑脂乳化失效)。
长期停放时,在轴承表面涂抹薄层防锈油,并用塑料薄膜包裹。
密封件维护
定期检查密封圈、防尘盖是否破损,若发现裂纹或脱落,需立即更换。
密封轴承(如带橡胶密封圈)无需清洗内部,仅需擦拭外部污垢;若密封件损坏,需整体更换轴承。
环境控制
轴承应存放在干燥、清洁的室内,相对湿度不超过65%,避免与化工产品混放。
运输或搬运时,使用专用工具(如轴承拉拔器),避免磕碰导致变形。
四、定期检修:预防早期失效
外观检查
每月检查轴承外观,确认无裂纹、压痕或过度磨损。若方孔内壁划痕深度超过0.1mm,或配合间隙超过0.3mm,需更换轴承。
用听音棒抵触轴承外壳,监听运转声音。若出现尖锐异响,可能为滚动体损伤;沙沙声则提示杂质侵入。
游隙测量
每半年测量轴承游隙,若轴向游隙超过0.1mm,需调整或更换轴承。游隙过大可能导致振动加剧,过小则引发过热。
拆卸检修
拆卸前记录轴承外观及润滑剂残存量,取样检查润滑剂污染情况。
清洗时分粗洗和精洗:粗洗用刷子清除大颗粒污物,精洗在煤油中旋转轴承,确保无残留污物。
检修后,在轴承表面涂覆防锈油,并水平放置于干燥环境中。